烟台环评制度的积极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推动环境质量改善
源头控制:烟台通过推动落实规划环评,对区域环境概况、污染源源强、环境承载力等进行科学分析论证,提出并落实从源头预防环境问题、减缓环境影响的措施办法,有效促进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的持续下降。
空气质量改善:空气质量稳定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其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指标稳定达到国家标准。
水体质量保护:地表水水质达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地下水水质总体良好,近岸海域、海水浴场水质持续优良。
二、优化空间开发布局
合理资源配置:烟台开发区通过规划环评,每年限制不符合产业政策和环保要求的项目,从源头避免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实现了生态环境资源的合理配置。
产业转型升级:规划环评在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促进了烟台开发区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升级,打造了消费电子、化工、生物医药、微纳半导体、海工装备、现代海洋育养等十大产业链。
三、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双赢:烟台开发区在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改善的同时,经济也得到高质量发展。例如,202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02.1亿元,增长13.3%。
吸引高质量产业项目:规划环评助推了“放管服”改革,有效保障了新项目快速落地,提高了企业便利度和满意度。烟台开发区吸引了大量高质量产业项目快速集聚、加速落地,进一步巩固了未来发展优势。
四、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
简化审批流程:烟台市生态环境局通过实施“窗口前移”、简化项目环评审批流程等措施,大幅缩短了项目环评审批时间,提高了审批效率。
实施“打捆审批”:针对产业园区内同类型小微企业及同类型基础设施项目捆绑开展环评审批,统一提出污染防治要求,单个项目可不再重复开展环评,有效减轻了企业负担。
共享监测数据:建立周调度工作机制,指导各产业园区按照相关监测技术规范开展跟踪监测,并将监测数据向社会公开供入园企业免费使用。
综上所述,烟台环评制度在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优化空间开发布局、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以及提升环评审批服务效能等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这些作用不仅有助于烟台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还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